新闻发布|聊城市阳谷县 “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9月26日,阳谷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到阳谷县侨润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汤雁南同志,阳谷县寿张镇党委委员王艳青同志,请他们介绍我县“厚植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图片

图片
发布会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先,我代表侨润街道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侨润街道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侨润街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些工作。侨润街道从发展文化思想教育、挖掘乡村文化特色、丰富乡村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努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推进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不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是传承乡村文化根脉,破译村民自治幸福密码。深入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探索推广村民积分制,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激活村庄美德文化因子,经常开展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实践活动,如家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健康生活习惯宣讲、美德敬老爱老活动等,在村民中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模式,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2023年以来,全街道评选出“四德之星”、“好婆婆”、“好媳妇”158名,并召开表彰大会进行表彰。建立文明活动长效机制,围绕理论政策宣传、社会文明带动、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困难群众帮扶、人居环境改造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28次,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品质。
二是挖掘乡村文化特色,激活乡村文化产业密码。重点打造“春和八里”文明实践展示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辖区乡村文化振兴。坚持把“一村一品”作为着力点,杜绝千篇一律、简单复制,做好区域内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如西八里营村打造“好人村”“美丽乡村”品牌,挖掘蒸碗传统手艺,在村头打造“鲜果采摘+花卉基地+农家美食”的乡村产业集群,发展赏美景、品美食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国庄村打造非遗手工粉条展销街区和粉条研学馆,国庙村打造文化传承展销中心、文明墙绘等。
三是丰富文化活动,解锁乡村振兴流量密码。对现有党群文化服务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村内文化广场建设标准,不断丰富农家书屋书籍,以便更好开展党建工作、科普教育、文艺宣讲、农产品展销、电商销售等。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文化团队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事项筹备运行,今年以来举办“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送电影下乡”、“乡村艺术节”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103场次。依托国庙村诚信“三·八”集市举办庙会、黄河大集,在辖区内掀起“赶集”热潮,吸引大批农闲时的群众参与,为脱贫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进一步提振了消费、实现了惠民增收。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下一步,侨润街道将聚焦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精神力量,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澎湃动能。

图片

图片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寿张镇乡村文化振兴有关情况。
近年来,寿张镇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一、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一是让理论宣讲走深走实。组建镇副科级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8支宣讲队伍,灵活运用“宣讲+”的形式,围绕党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开展“习语‘聊’亮”宣讲300余场次,受众4万人次,持续推动党的声音进万家,不断擦亮“习语‘聊’亮·理‘响’万家”常态化宣讲品牌,不断厚植为民情怀,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二是让见贤思齐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聊城好人等典型选树工作,涌现出各类先模人物5人。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宣讲进乡村活动,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激发了乡村振兴正能量。
三是让传播普及更加广泛。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灯塔”党建APP等载体,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好“掌上”讲堂,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
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在实现“五有”标准全覆盖基础上,延伸拓展18个“和美村庄”文明实践积分超市、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31个文明实践家庭站,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以“和美寿张”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着力深化 “五为”志愿服务,在全镇实施了“情暖寿张”“文艺寿张”“平安寿张”等5个精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镇注册志愿者1200余人、志愿服务队伍80支,活动开展50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9.5万小时。
二是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以“美德信用 文明健康”为主题,在农村、机关等领域制作了图版,营造了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氛围。在镇机关开展美德健康大讲堂,每周一、周四各2名志愿者说出自己心中的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组织31个行政村品读《如此生活》,传递美德信用主题宣讲,弘扬新时代美德,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在全镇营造了自律助人、孝老爱亲、诚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今年组织开展2次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三是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统筹城乡文明融合发展,以城带乡、共建共享,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目前共创建省级文明村3个,寿张镇为市级文明镇,市级文明村镇2个,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达标村覆盖率100%。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和“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广泛宣传宣讲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以优良家风激活乡村文明新风。
三、持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形式,依托“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村村有好戏”、“黄河大集”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群众提供文艺演出、阅读服务、公益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全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30余场次,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31场次,组织全民阅读活动50余场次。
二是传承乡村文化记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夯号的深挖和传承,组建了新一代年轻的夯号队伍,今年来,黄河夯号队伍先后相继参加了省、市、县组织开展的活动,到阿城陶城铺进行研学。
下一步,寿张镇将厚植乡村文化振兴土壤,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新风尚,以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成果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